[讀書筆記] 每天最重要的 2 小時
辨識每個決定點
- 完成一件事或被打斷時,「可以」選擇接下來要做什麼事
- 不要無意識自動導航去做不重要的事
- 實踐意圖:事先想好決定點/中斷點發生時,就要做什麼
- 「如果...,就...」遠比「如果...,就不要...」還有效
- ex: 如果靈感在吃飯時來了,就寫下重點後續可快速追蹤
管理心智能量
- 開放過多選項,反而會無法下決定
- 做決策會消耗心智能量
- 情緒會影響決策,要對阻礙你擁有適當情緒的事物說不
- 悲傷時,較理性
- 快樂時,較有創意
- 焦慮不安,有時是代表已準備就緒
- 管理:減輕心智疲勞
- 如果在做一件事之後感到疲勞,那這件事在相當程度上應該使用到了你的自制力
- 事項無法避免,但可策略性選擇執行順序
- 休息時,避免從事會消耗能量的活動,例如瀏覽網站
- 早上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,以免腦力被無數個小決定消耗掉
- 午餐後,執行「雜項」工作
- 再非常忙碌或重要的工作天的前一晚,可先作出小決定,例如,穿什麼衣服,三餐吃什麼
- 補充能量:
- 緩慢進行幾次深呼吸
- 設法讓自己開懷大笑
- 小睡十分鐘
- 預想自己可能會有什麼情緒
- 策略性不稱職,放掉某些戰役,以贏得整場戰爭
- 只做最重要的事
- 不要企圖做完所有事,但每件事都做得平庸無奇
- 懂得說不
對抗分心的方法
- 移除所有不必要的分心事物
- 靜坐/冥想
- 讓心思漫遊,做些認知力需求程度不高的事
- 主動切換到只需適度使用認知能力,但不需用到工作記憶的事務
- 練習察覺當下的想法,並且不加以批判
- 不需任何意見地注意到思緒已經飄移後,再輕緩地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的感受
- 以上帝視角做爲一個中立的觀察者